close

  中新社福州4月27日電 (林春茵 林淑平)“孩子們看的大多都是譯作,這有沒有什麼壞處?”“臺灣的課外閱讀是怎麼做的?”“怎樣在課堂上完成少年小說的整本閱讀?”
  27日,海峽兒童閱讀研究中心在福州舉辦的一場兒童閱讀研習活動中,來自福建各地的語文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紛紛向主講人臺灣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張子樟發問。
  “孩子們接觸的大量是譯作,這是兩岸共同的困擾。”張子樟說,可以透過翻譯作品看到另外的文化層次,也不錯,但他建議,“把關者要掌控好,可以透過討論讓孩子徹底瞭解作品裡面充分表達什麼”。
  來自福州倉山第一中心小學的一位老師表示,在這樣的講座中能夠近距離與兒童文化學者接觸,得到專業指導,“感覺很幸運”。她向中新社記者透露,近年來,這樣的講座有很多,“來自臺灣的名家幾乎一兩個月就能見到一位。”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是這些系列講座的推手。“在海峽兩岸兒童文學交流領域,出版交流一直是有效的平臺和載體。”該出版社社長陳效東表示,福建在兒童文學交流中,高舉“海峽”旗幟,近年已經取得豐碩成果。
  陳效東介紹說,從整體和規模化兩方面看,福建與前幾年大陸一些少兒出版社引進臺灣版權童書相比較,“更側重於海峽兩岸交流”。
  臺灣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兒童文學名家作品也作為主打產品,經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引入大陸市場。在福建省少兒圖書館、海峽兒童閱讀研究中心等諸多閱讀推廣組織共同發力下,這些臺灣名家也“登陸”進行書作宣傳或公益講座。
  “臺灣的兒童閱讀推廣走得比較前,理念也更先進,感覺受益匪淺。”不少聽眾向記者表示,林良、林煥彰、桂文亞等臺灣兒童文學名家,都已經見過數次,“感覺非常親近”。
  “我們在今年1月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辦林良老師作品分享會,效果不錯,年內還將在福建再組織一次,對福建省內閱讀氛圍做一個推動。”陳效東透露,2013年該社所策劃舉辦的各種主題研習營、種子教師培訓班和公益講座等活動多達上百場,受益人數累計10萬餘人次。
  “兩岸同文同種,文學作品是最好的交流。”“兩岸兒童閱讀經驗相同的話,會營造出一個共同的童年記憶。”多年致力於推動兒童閱讀推廣的福建幼兒高等專科學校海峽兒童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鄭偉認為,“這對於消除地理障礙,促進兩岸源遠流長的交流非常重要”。(完)  (原標題:臺灣兒童文學名家福建開講 聽眾:感覺非常親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q06cqvn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